福建省纪委近日向全省公开通报5起典型案例。其中,2013年以来,厦门市环保局先后有1名副局长及3名区分局的局长、副局长,因涉嫌利用职权收受贿赂被立案调查。时任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海生疏于监督管理,负主要领导责任。谢海生被免去市环保局党组书记职务。(12月30日 中国新闻网)
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每天都能看到贪官落马的消息,可以说是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在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环保官员的集体落马,还是牵动着人心。在公众的想象中,环保局相对来讲是个“清水衙门”,可厦门市环保局先后有1名副局长及3名区分局的局长、副局长,因涉嫌利用职权收受贿赂被立案调查,环保系统寄生的腐败现象之普遍和严重实在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不过,这也正说明了,要治理环境污染,就需要先约束好主管部门。
然而,厦门环保部门腐败窝案决非个案。今年浙江省海盐县环保局共有6人被查,包括原局长、副局长;江苏南通的环保系统窝案,包括当地环保局原局长陆伯新在内的多条“大鱼”陆续落网,涉案环保官员有30多人;2013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环保领域大案窝案133人,包括厅级干部1人,处级干部20人、区县环保局局长8人。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养肥”了一批又一批环保官员。这样“以污养腐”的权力寻租怎能指望环保部门把环境治理好。
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近来困扰社会的难点、焦点,这其中有不少声音质疑,关键在于环保执法部门监管不力、不作为甚至充当违法排污保护伞,广东清远市清城区环保局原局长陈柏和说出“分分钟搞垮一间厂”也好,厦门市“环保腐败窝案”也罢,无疑都从一个侧面说明,环保官员的腐败是导致环境保护乏力、失控的重要因素,不给好处合法也要遭到敲诈,给了好处违法排污、破坏环境就可以视而不见甚至有意袒护,这样下去群众期盼环境改善的愿景何时才能够实现。
环保腐败从根本上来说,是行政权力的泛滥和监管的缺失。因此,首先要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环保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切实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其次则要加强信息的公开透明。把环保工作清晰的摆在群众和企业的眼前,这样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