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这“六大原则”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依据、准绳和规范,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保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至关重要,全面落实并取得成效任务艰巨、势在必行。
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基本理论的具体体现。人民主体地位既是指人民群众是财富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主要力量,又是指人民群众是成果享受主体,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更加需要全体人民积极投身于这一宏伟壮丽的事业,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同时,要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出发,解决老百姓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第一目标,把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第一任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反作用基本理论的具体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由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松手,坚持发展不懈劲,另一方面要体现科学发展的真谛,也就是既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握发展新特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坚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基本理论的具体体现。改革既是解决这两对矛盾的唯一途径,也是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践行发展理念、厚植发展优势的关键所在。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今天,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仍然要以“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以“方向要准,发展要稳”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在改革中破除体制积弊、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开辟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是坚持依法治国。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基本理论的具体体现。法律思想是重要的社会意识形式,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要求。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五是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内因和外因关系基本理论的具体体现。其主旨思想就是强调全方位对外开放,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以世界眼光审时度势、谋篇布局,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的方法。中国要走上世界舞台,既要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要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因此,必须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汇合点,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使我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夯实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硬实力”,进而提升以国际话语权为代表的“软实力”。
六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群众和领袖关系基本理论的具体体现。《党章》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因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发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六大原则”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个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人民主体地位是目的,科学发展是导向,深化改革是动力,依法治国是保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方法,党的领导是保证。
(张宝忠,中共长春市委党校专家委员会主任、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刘淑英,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