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有“轻”、“重”之分。互联网“寒冬”下,一些“重”资产公司,即线下人员过广的公司,正经历“裁员”阵痛。
近日,据36氪报道,合并后的美团点评,刚让员工们签了一份叫做PIP(员工发展改进计划)的文件,宣布了新的考核目标。
“简单来说,这家公司将在自己的销售BD体系中,实行末位淘汰。”报道称,具体规则是:一二三线城市的后15%员工,四五线城市的后20%员工,进入淘汰预警名单,两个月未达标,就要裁掉,“对于这家有着至少3.5万名员工的公司来说,这意味着数千人可能即将失业”。
“厚重的产业链”
从当年与大众点评“开战”以来,王兴的美团,就是用厚重的人员配置“对飙”性格相对温和的大众点评。成功的策略,就让美团这么一直重了下来,并成为互联网公司中资产最重的企业之一。
横向比较,多元化投资及布局的腾讯,最新披露的员工数为31557人;互联网公司中,市值排名第一的阿里巴巴也仅拥有3万名员工;一直被外界认为是“重公司”的携程,员工数为3万名。
但美团作为一家未上市公司,且流量入口不及“BAT”的企业,却拥有3.5万名员工。因此,可以说,总体看,美团才是一直以来最“重”的企业之一。
“厚重”的产业链之下,却未给美团带来想象中的成绩。因为,采取补贴的策略,及持续在三、四、五线城市的“烧钱”,让美团始终处于亏损的泥潭中。据2015年中的一项数据,美团2014年全年亏损为72亿元,而合并点评后,算上点评的亏损额度,2015年全年,美团+点评的亏损额度甚至接近了200亿元。
因此,就能理解为何美团会做两件事:首先,不断宣布融资消息及计划,并掩盖市场对其融资额度的质疑;其次,就是如36氪报道得那样,不断裁撤基层员工。
反向“绑架”投资人
“进行比较,美团的资产之‘重’难以想象。”一位投资人将美团与滴滴进行了比较,“滴滴也烧钱,看似资产也重,但在技术上,实现了‘派单’模式,且这些司机本身也不属于滴滴的资产。但美团,不仅技术没滴滴这么出色,且这些线下员工全都属于自己的资产。”
“也就是说,如果滴滴‘绑架’,其‘绑架’的是自己发展的未来。但美团,‘绑架’的是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人。”上述投资人认为,投资者、商户、消费者,全都是在“一条绳子”上。
但问题是:现在的美团只能通过融资不断给投资人“画饼”,且在市场竞争下,“烧钱”和补贴的步伐无法停止。一旦“烧钱”停止,美团那些忠实的低星级客户,就会抛弃其而去——前车之鉴是,据36氪报道,饿了么的早餐补贴结束后,损失了2/3的客户。
事实上,聪明的投资人会通过滴滴出行和Uber中国的合并发现,“烧钱”只会“绑架“投资人,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同时,就整个产业链来说,在产业链端的上游,美团绑架了商家。一开始,美团会用补贴策略,吸引商家,提高商家接入美团的积极性。当美团壮大,想盈利时,会将原先的佣金提升——实际上,通过媒体报道,可以发现:有很多商家据不接受提佣的请求,但却遭到美团的打压。因为,在美团看来,其模式发展足够已到“店大欺客”的程度,商家必须得接受美团的请求。
这种“绑架”发挥到极致,就是商家的倒闭。比如,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威海县千叶烤肉倒闭事件,美团扮演的角色,就难言光彩。
而中国经济的“下半场”,同样要保障就业、同样要保持企业正常的发展速度。当美团用户大量受绑架和胁迫,甚至是倒闭时,何谈就业和增速,且产业链上仅一家企业独大的格局,本就是不健康的存在。
不得不想起美国投资人乔斯·费拉雷曾说的话,团购无法创造价值,而是通过对现有生态的破坏来换取自己的生存。当时,这被认为“错得离谱”,但无数次的市场行动已经证明:团购高额交易额,是无数中小商户的衰弱和死亡换来的。
那么,这不正是美团在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