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后往往伴随着危机。
张小龙因微信封神,但微信在经过多年辉煌以后已开始出现疲态,张小龙希望通过小程序这剂强心针给微信加把劲,但一个适合于手机16G、32G时代的应用,果断的、毫不留情的被今天日趋大内存的用户群体给抛弃了。
以小程序的颓势为开端,微信支付也出现强弩之末的状态。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季度,财付通的市场份额则从37%上升至39.51%,增长2.5个百分点,而2016年前三个季度,财付通的市场份额增加了22个百分点。
不进则退,这个数据对于财付通来说,2.5%的增长近乎停滞。
反观支付宝,则是天壤之别,其2017年一季度的市场份额53.7%,不仅保持住了稳定,另外,今年一季度末支付宝的日活跃用户涨了40%,同比去年增长近100%。
实际上微信支付如今遭遇困境,主要有三大原因所致。
第一,微信从最初创立一直是社交基因,严重缺乏金融属性。当初,张小龙用微信红包进行破局,聚集了一批移动端用户,也让微信尝到了结合自身社交基因进行金融创新的甜头。不过,在诸多用户心里,微信仍是社交属性的公司,而且是非实名制的,并不愿在微信上放过多的资金,觉得不安全,因此并无在微信上进行理财的习惯。
不过,腾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今年春节期间,腾讯推出了蓄势两年的微黄金,并且把它包装成黄金红包,马化腾亲自站台向员工发放。腾讯的目的也很明确,在支付领域坐稳之后,想要把一部分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用户挑选出来,从现有的数量庞大的支付用户吸引一部分到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去。
但问题是,这个产品本身的交易费率比传统金融机构更高,而且红包这种社交化游戏化的玩法也不能为传统理财群体接受,导致其遭遇滑铁卢,花了大力气却没有任何声响。
另外,理财通虽然被腾讯力推了好几年,但现在的规模和余额宝仍有接近十倍的差距,(约1千多亿的规模,余额宝是1.14万亿),从中更可以看出差距了。
第二,整体来看,腾讯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游戏公司,而非金融公司。根据腾讯最新财报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腾讯总收入为495.52亿元,网游业务收入约270亿元,超过了一半以上的营收,其中仅《王者荣耀》一款游戏在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就超过50亿人民币,因此,腾讯的重点完全不在支付领域,网游一直都是腾讯的现金奶牛,在公司战略中孰重孰轻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微信支付在与支付宝竞争中缺少“信用”这样一个核心环节。在2015年初,腾讯征信和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一起成为央行首批8个征信牌照的试点单位,但是,两年过去了,相比于其他征信机构,腾讯征信一直没有做任何实质性的业务,打开腾讯信用的官网,腾讯信用分还一直处在没有开始公测的阶段,信用环节的缺失也让腾讯的整个生态体系始终残缺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在芝麻信用的支持下,支付宝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信用闭环。芝麻信用已应用于金融、租车、酒店、租房等多个领域,按时履约可涨芝麻分,违约会减分导致减少信用使用场景,此外芝麻信用还接入了最高法院、工商局等公共行政部门和机关,评价维度丰富和立体,而这些也非常有利于支付宝在消费信贷产品,比如花呗、借呗方面业务的扩展,同时也加强了金融属性。
总体而言,腾讯的属性是社交和游戏,不过一直在不断扩张业务领域,啥都想做,试图想把社交和金融等打通,但目前遭遇严重困难,已现颓势,前景并不乐观。(中国视窗网)